产品学习:《决胜B端:产品经理升级之路》
前言
本书关键在于06章,10章。分别为具体方案设计、需求池管理。
该书的作者杨堃,是一个典型的企业管理-系统架构级的B端产品经理。 因而该书逻辑严谨,层次分明,其关注的重点,也非常符合B端产品的重点,以下详细说明。
类似于B端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、常见B端产品业务模式介绍,都属于B端产品常识,不累述。
该书的重点分别为:
- B端业务调研
- B端产品的整体方案设计
- B端产品的需求与迭代管理
- 企业级应用架构
一、B端业务调研
1. 业务调研目标,分析框架
两个常见的重要目的:
- 梳理业务现状
- 总结业务问题
分析框架
- 战略层
- 战略定位
- 明确该项业务在公司的战略定位
- 战略目标
- 明确公司的战略目标,与该项业务在公司内希望达成的战略目标
- 战略定位
- 战术层
- 经营策略
- 理解公司的经营策略,确保对产品的定位、形态做出准确的判断
- 管控模式
- 理解公司对部门、总公司对分公司等的运营管理策略。不同的管控模式需要对应不用的配套管理系统与管理事项
- 经营策略
- 执行层
- 管理层
- 组织架构
- 人力资源
- 运营层
- 流程管理
- 绩效管理
- 合规风控
- 管理层
2. 业务调研方法
- 深度访谈
- 准备访谈大纲
- 从高级别人员开始
- 提前研究访谈对象
- 和访谈对象保持联系
- 轮岗实习
- 调研问卷
- 激励用户完成填写
- 控制好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
- 避免诱导性问题
- 谨防“幸存者偏差”
- 数据分析
- 行业研究
- 研究针对业务相关领域的经典管理案例
- 研究针对业务相关领域的经典管理案例
二、B端产品的整体方案设计
B端产品的方案设计, 分为两章,分别为整体方案设计, 方案细节设计. 其中前者共五个小节,如下,比较泛泛而谈。 后者针对方案设计的重点进行了阐述。 B端产品设计的重点,就是:
- 架构设计
- 业务数据建模
- 角色与业务流程
理清楚了这三点,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。类似界面设计、报表设计、权限设计,都是相对没那么重要、且后期容易更改的。
1. 核心业务流程
核心业务流程图:
2. 产品定位
产品定位是对产品概要性的总结和陈述,简明扼要地描述产品对业务的支持范围,或总体的功能目标。产品定位要说清楚产品针对谁提供什么支持。
经过以上分析,我们进一步将分销系统拆分为三个独立系统,每个系统的定位不同:
- 分销商城前台(移动端,通过H5实现):为分销客户提供下单功能。
- 客户管理后台(PC端):为分销客户提供子账号管理、门店管理及业务辅助功能。
- 运营管理后台(PC端):为分销业务部门提供客户及商品定价管理的业务支持功能。
3. 应用架构设计
所谓应用架构,是指公司所有产品和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布局,我们在“进阶篇”会详细讲述。任何公司的应用架构都不是随意设计的,有复杂的设计思想蕴含在其中。
在设计一套新系统时,必须考虑如何和公司现有系统架构融合,不同系统的模块之间如何衔接。
4. 功能模块设计
5. 演进蓝图设计
三、B端产品的需求与迭代管理
好像也没讲什么..都是一些比较寻常的。
四、企业级应用架构
该书用了整整三章的内容,详细讲解了企业级应用架构设计。 这里是本书的重点。因为企业级架构设计,非常的重要且复杂。涉及到很多个互相作用的子系统 ,且是企业管理的基石。
1. 典型的企业级应用架构图
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几十年,仔细思考你会发现,传统企业和成熟互联网企业的应用架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,无论是传统企业,还是互联网公司,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都需要一整套体系化的应用架构来支撑其运转。 良好的、合理的应用架构可以支持企业高效开展业务,控制经营风险;而混乱的、不合理的应用架构则会限制企业的快速发展,成为企业发展与变革的瓶颈。
2. 学习企业级应用架构
a. 理解企业如何运作
b. 理解支撑企业运作的成熟产品方案
c. 理解多个产品如何写作
d. 理解应用架构是随业务发展而改变的
3. 案例: 传统销售企业的应用架构演变
小型企业(门店~大型超市)
- 小型门店使用EXCEL管理数据。
- 中型超市使用ERP系统管理订单、进销存、财务等业务。
- 大型超市上线完整的CRM系统,使用公众号、微信群等方式进行营销
中型企业(连锁超市)
- 组织结构大规模调整
- 成立法务部、人事部、财务部等,对业务部门进行支持。
- 成立零售业务部,管理各个下属门店
- 成立采购部、仓储部等业务部门, 处理公司业务。
- 使用成熟的ERP、CRM系统,企业系统革新 - 企业管理系统,跟随业务发展而进行变革(例如对N家门店进行管理) - 打通数据链路,实现数据在不同系统模块、不同部门间的传递与互通 - 完善数据存储与报表设计,上线成熟的BI分析模块 - 使用更加成熟的OA系统,做好知识库等内部管理建设,避免企业因规模扩大而信息不畅,出现管理问题
集团企业(包含在线商城、跨市连锁超市、仓储运输公司的销售集团)
- 集团业务逐渐复杂化,业务繁多且部门团队多
- 集团数据复杂,数据量大且同一套数据被多个部门共同使用,出现数据孤岛、数据维护困难等数据问题
- 早期的应用架构不合理,也不再适合新的业务模式,需要对应用架构、数据建模进行重构
- 集团企业内有多套系统,且账户、数据均未打通。部门、业务团队间的业务交互存在障碍。集团迫切需要提升中台化能力,尤其是数据中台、业务中台。
4. 通用的企业级应用架构
通过对企业级应用架构进行分层,可以更好地体现其特点和逻辑结构,我们来看一下各层的含义。
● 第一层是对外系统。 所有供企业外部客户使用的系统都在这一层,包括官网、普通用户或客户使用的C端系统。 如果是类似美团、天猫这种平台性质的企业,对外系统还会包括给商家使用的商家端。 这一层的系统处在与客户接触的最前线,是公司实现商业模式的桥头堡。
● 第二层是与C端系统对应的管理后台。 常见的管理后台都包含订单、会员、商品等模块。 每个C端业务形态都会对应一个管理后台,有些管理后台的模块可能会被抽象为公共服务,下沉到第五层,例如消息中心、订单、商品、营销等模块。
● 第三层是业务单元支持系统。 绝大多数业务的开展都不可能只靠线上的运作来实现,而要包含电话销售、客服、地推、仓配等一系列业务单元共同协作。 业务单元的运作需要强大的系统支撑。
● 第四层是职能单元支持系统。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,必然会有完善的职能单元作为后勤部门,来支持业务单元的运转和企业的正常运作,例如法务、财务、人力部门,每个部门工作的开展都需要相应系统的支持。
● 第五层是基础服务支持系统。 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后,企业有必要将通用功能服务化、平台化,以提升服务效率,保证应用架构的合理性。 这类系统主要给其他应用系统提供基础服务能力支持。目前非常火热的中台理念,实际上就是类似的思想。
● 第六层是数据底层和应用,和第五层类似,这一层主要聚焦于数据层面的统一和封装,对各个下游系统提供数据服务。大数据平台也可以和数据仓库(Data Warehouse)并列,同属于这一层。
企业级应用架构的设计建议
业务定位和边界要清晰
一套应用系统是为了解决某一类业务问题而存在的,对应某一个业务模块。 如果业务部门本身权责定义混乱,必然会导致对应的应用系统定位混乱,进而导致后续的维护、升级、管理困难。 因此,在设计业务系统之前的业务调研(详见第4章)非常重要,如果发现不合理的地方,需要和业务方一起确认、梳理清楚,再开始设计。
系统要实现松耦合、高内聚
业务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,这要求应用系统是灵活、可扩展的。 一个扩展性强的应用系统,对外界来说,应该是简单、易理解的,与外部系统的接口应该简明、可拆解; 在系统内部,各个模块应该是高度聚合的,模块之间要实现松耦合,什么意思呢? 可以借助汽车来理解:系统的各个模块就像汽车的轮子、发动机等组件,应该功能明确、独立、灵活(高内聚),而且各个组件通过轻松组合(松耦合)就能得到一辆完整的汽车(相当于完整的系统)。
不要让易变的新业务影响现有业务的稳定性
新业务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大,失败的可能性也大,因此可以考虑新建独立的微小型应用系统来支持新业务,以避免改造成熟核心系统,影响其稳定性和健壮性。
系统之间要实现数据的单向流转
系统之间应尽量保证数据单向流转,确保数据流可回溯,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。 混乱的数据流转会造成应用架构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的灾难。
综合考虑架构的合理性和业务发展的需要
应用架构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支持业务发展。 在企业创业初期和成长时期,业务还在试错,活下去是关键,系统建设要全力支持业务,而不要过于追求架构的完美,这一点我们已经强调多次。 如果一上来就谈论整体架构的合理性,很可能花费巨大成本实现了合理架构后,业务已经取消或失败。 优秀的架构师和CTO要懂得在合理架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之间做出权衡。 一方面要保证整体应用的大框架是合理的,因为如果大框架有偏差,修正的代价会非常高; 另一方面,在必要时要允许局部偏差的存在,局部偏差的修正成本是比较低的。对于某条产品线的负责人和产品经理来说,也要在架构的合理性和整体的业务需求之间做出权衡。
深入思考新系统与旧系统的关系
前面讲M集团分销平台和架构演进的时候,我们看到系统中的某些模块复用了之前的系统模块,有的则是新建的。 在实际中,新旧系统的关系是架构师或条线负责人经常需要思考的:是做一套新系统还是修改旧系统? 新系统如何定位? 旧系统如何调整定位? 数据如何流转? 系统之间如何关联? 底层数据如何打通? 是否要复用其他系统模块? 是否要将某些模块抽象化、服务化、平台化? 产品经理则要在自己负责的版块思考类似的问题,识别潜在的系统架构风险,必要时升级汇报问题,避免做出错误决策。
结后语:
本书较为关注B端企业级架构设计。有详细的B端企业级应用架构的案例。作者看上去有着优秀的企业架构设计经验。推荐对企业级应用架构感兴趣的人详细阅读。
与之相对应的,B端产品基础理论涉及的内容,讲得并不是十分详细。在此方面,推荐另一本书《B端产品必修课2.0》。
企业级应用架构,一向都十分复杂,而且至关重要。它和大型企业的管理问题直接相关。
大企业很容易产生大企业病,造成一系列类似:人浮于事、管理层级众多、信息传递受阻、很多人员远离市场,获取不了来自市场的反馈,等问题。
_同时,大型企业会产生大量的业务数据。这些数据被频繁使用。如何更有效地支持业务部门,如何形成数据积累,进行数据分析,也是很重要的问题。
_
_近年来,国内大型企业频繁讲的中台化,就是这些问题的直观体现。系统和业务,多、繁、乱,顶层应用和底层数据的频繁交互,都促使了中台化的推进。
_
这些问题都和企业级应用架构有关。大型企业的企业管理,是一个十分关键且重要的问题。
然而,企业级应用架构并无法直观地解决企业的管理问题。“知行合一”,企业级应用架构是一种很有力的支持,但本质上,企业需要做好自身的管理。而企业级应用架构就是对企业自身的管理的有效帮助。